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前身为蚌埠市泗州戏剧团,成立于1950年。2004年11月,经安徽省文化厅批准,蚌埠市泗州戏剧团更名为安徽省泗州戏剧院。2010年7月文化体制改革,安徽省泗州戏剧院转企改制为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在职演职员工61人,内部设有办公室、演员队、乐队、舞美中心、业务科、演出科等六个科室。泗州戏与黄梅戏被安徽省文艺界誉为“南黄北泗”。五十年代,该院李宝琴、霍桂霞等老一代艺术家们曾三进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多位领导人演出。


泗州戏的唱腔委婉动听,悠扬高亢,为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称之为“拉魂腔”;它的舞蹈表现形式“安徽花鼓灯”是汉民族四大代表性民间舞之一,男演员粗旷奔放,女演员幽兰吐芳,细腻柔情,又有阴柔之俊美,被赞之为“东方芭蕾”。


安徽省泗州戏剧院认真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唱好泗州戏,唱响泗州戏,多次将精品泗州戏选段搬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同时不断在花鼓灯舞蹈艺术发展上加以促新,将花鼓灯舞蹈跳到了世界的舞台上,使泗州戏与花鼓灯同时登上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上。承担着淮河文化遗产传承重任的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多次在国家及省、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表演。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在机制创新中带动艺术创新,把淮河文化的艺术魅力发扬光大。


近年来,我院在省内外文艺比赛中摘金夺银,屡屡获奖。我院精品小戏泗州戏《还牛》参加安徽省小戏调演,荣获六个一等奖;《杀狗劝妻》、《游宫》、《人鬼情》等也获得安徽省第五届艺术节演出一等奖;大型现代泗州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第六届省艺术节上获得了演出二等奖;泗州戏花鼓灯音乐剧《小红鞋》在省第七届艺术节上获得了演出二等奖;泗州戏《拾棉花》荣获央视三套《舞蹈世界》的最佳风采奖。创作、改编的优秀泗州戏剧目《淮河魂》、《希尔顿烟雾》、《花狗子离婚》、《游宫》、《拾棉花·走娘家》、《挡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等一直活跃在我市及农村的舞台上,并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戏曲频道,提高了泗州戏的知名度,丰富着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创作的优秀花鼓灯舞蹈《匡才来才仓》、《石榴熟了》、《正月正回家过年》、《欢庆》、《在灯场上》、《鼓架子颂》、《好一个花鼓灯》等在全国的大赛及重大演出活动中屡获金奖。花鼓灯舞蹈《匡才来才仓》荣获了全省舞蹈大赛一等奖,新创的花鼓灯《鼓乡情韵》获全国鼓舞大赛唯一金奖后,又参加了央视首届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的演出,并在中央电视台CCTV舞蹈大赛中以精湛的表演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受到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厅、市委、市政府的嘉奖。2008年8月我院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的演出,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花鼓灯的魅力,同年还于11月参加了上海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2010年我院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安徽周的专场演出。2011年春节,受文化部的委派,澳门之行的十场专场演出,场场精彩,受到了澳门文化界、旅游界的好评和文化部的表彰。同年9月在贵阳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我院的花鼓灯作品在开幕式上的表演受到了观众的喝彩及省政府领导的接见和表彰。2011年底,安徽省泗州戏剧院两上中央电视台,参加了在2012年春节期间(初二、初三)分别在中央一套、三套和四套播出的中国文联春节联欢晚会和中国侨联联欢会的演出节目录制,并且走进人民大会堂参与全国人大国家机关举行的联欢活动,受到了吴邦国委员长的亲切接见。受文化部委派,省文化厅带领以安徽省泗州戏剧院为主体的安徽省艺术团于2012年1月27日至2月1日赴匈牙利、塞尔维亚两国,参加“欢乐春节”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同年6月25日至7月13日,受文化部和安徽省文化厅的委派,由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演出团,在由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为团长的带领下,一行25人参加为期十九天的第二十七届以色列国际民间艺术节和第二十六届土耳其国际艺术节,高质量完成了领导下达的文化交流任务,把浓郁的淮河文化用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受到高度的评价和热烈欢迎。我院精心创作的泗州戏小戏《昭君出塞》在11月份的全省小戏调演荣获优秀演出奖、演员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及组织奖。2014年2月13至17日,安徽省泗州戏剧院一行34人在安徽省文化厅组织下赴香港参加文化部“欢乐春节”活动演出; 6月26日至30日,剧院受省文化厅指派,赴澳门圆满完成了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澳门新建业集团在澳门体育馆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澳门回归15周年暨纪录片“在希望的田野上”开机仪式庆典晚会》文艺演出。2015年2月赴泰国参加文化交流演出。2016年春节赴希腊、马耳他参加“欢乐春节”演出活动。2017年6月受文化部及省文化厅指派,由我院组成的安徽访演团赴俄罗斯参加第二十五届“俄罗斯之源”全俄艺术节活动演出。


我们在精品创作上下大力气,进行大投入。精品泗州戏剧目《拉魂交响》于2010年底在安徽大剧院唱响,经过再次调整修改后次年春节在蚌埠大剧院再次上演,这是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的首个精品力作。在泗州戏的作品上,我们集中了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代表性剧目,在表演形式上,我们与安徽省交响乐团精诚合作,泗州戏用交响化的手段来演绎,取得了泗州戏艺术表演形式上的重大突破。2012年10月20日,我院新创泗州戏清唱剧《摸花轿》登上了我国最高的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该剧就是用清唱剧的形式,泗州戏的唱腔来演绎摸花轿的故事,泗州戏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舞台上唱响。


2014年我院新创大戏《一罐黄金》经过紧张的排练合成后于国庆前向市领导做了汇报演出,并在节假日期间向全市人民做了数场惠民演出,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市民的热烈欢迎。2015年,该作品二稿与新创大型现代泗州戏《绿皮火车》作为精品剧目参加了安徽省惠民工程演出。新创小戏《板车女孩》与复排拆子戏《挡马》在2014年的安徽省小戏、折子戏调演中荣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及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组织奖等。《绿皮火车》于2016年9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荣获剧目银奖及观众喜爱的十大剧目之一。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我院创排了大型现代泗州戏《哥哥莫要过河来》并于7月28日在安徽大剧院向省领导、专家及观众做了汇报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我院以中国好人欧兴田为原型创作的泗州戏小戏《坚守》参加了2017年安徽省小戏会演,得到了高度评价。


我们在创作精品、打造品牌的同时,也努力地坚持服务为民,用艺术作品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用艺术形式服务我市的经济建设,为企业服务,为我市重点项目服务。在每年百余场的下乡演出活动中,泗州戏剧院的全体演职员仍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着能吃苦、能打硬仗的传统,因为大家都明白:深深地扎根在淮河这片沃土,认真吸吮着淮河流域千百年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才能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使我们更加精彩。


安徽省泗州戏剧院主要演员均为国家专业艺术院校毕业,他们勤奋好学,尊师敬业,一专多能,技艺精湛,多次在省内外大赛中获得金、银奖。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多次被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中共蚌埠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是一支德艺双馨的艺术表演团体。


董事长、总经理:宫胜春

电   话:0552-408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