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中国舞剧巅峰之作 首届“当代精品舞剧演出季”启航

发布时间: 2021-02-09 03:31    浏览次数: 

由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编排并荣获“荷花奖”舞剧《石榴花开》,将于其他几部获奖作品《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骑兵》《朱自清》在2021年走向全国舞台和更多观众见面。2月7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打造的第一届“当代精品舞剧演出季”宣布启航。集结了中国历年来最优秀原创作品的舞剧季,将于4月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亮相。随后,这些“乘风破浪”的舞剧将走进全国20多个城市上演150余场,为中国观众奉上目前中国最高水准舞剧盛宴。

“当代精品舞剧演出季”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特别支持,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上海歌舞团、内蒙古艺术剧院、扬州市歌舞团、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联合承办。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陈雨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艺术总监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延,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内蒙古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莉,安徽省蚌埠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经理韩枫,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旭东等参加了此次舞剧季的启动仪式。

中国舞蹈家协会也发来贺信表示,第一届“当代精品舞剧演出季”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之际,能够集中展现一批思想精湛、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舞剧进行展演,是对建党百年的最佳献礼,并祝愿本届舞剧季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舞剧创作成为世界级现象

近年来国内舞剧繁荣发展,剧目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舞剧创作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现象,并出现了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几个维度和谐统一的“爆款”。去年在上海举办的2020中国舞蹈高峰论坛上,就有专家曾这样谈到。而此次展演的五部作品则经过多重检验,代表了当下中国舞剧的巅峰水平。其中,《永不消逝的电波》是舞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先后摘得“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石榴花开》《朱鹮》《骑兵》《朱自清》则分别获得了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专家奖“荷花奖”。

   作为“荷花奖”的主办方,中国舞蹈家协会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国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荷花奖”自举办以来,凭借权威性与导向性对舞蹈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迄今为止,奖项已经评选出《霸王别姬》《云南映象》等一批优秀作品,见证了杨丽萍等著名舞蹈家的传奇,也推出了一大批颇具才华的艺术家,开创了中国舞蹈的新局面。评奖之外,中国舞蹈家协会还致力于通过多种形式传播舞蹈艺术、拉近舞蹈与观众的距离,“舞蹈特别是舞剧不应只为获奖而创作,而应让更多观众所看到和喜爱”。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表示,“中国舞蹈艺术汇聚了大批创作力量和表演人才,舞蹈普及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做。现在我们已经有非常好的舞剧作品,同样需要平台和机会,让舞剧市场能够慢慢成长起来。”

“当代精品舞剧演出季”正是在中国舞蹈家协会指导下,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主办的全新展演平台。舞剧季将通过汇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最高水准舞剧,集结中国舞蹈行业的顶尖舞者,搭建起优秀舞剧与市场观众之间的桥梁,推动舞蹈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五部作品展现中国舞剧创作最高水准

展演的五部作品“精”字当头——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代表了当今中国舞剧创作的最高水准和新的方向。它们当中不仅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场面和舞段,也有打动人心的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石榴花开》中民间艺人爱恨纠结、传承传统的朴素担当;《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革命烈士信仰坚定,《骑兵》中道义担肩的壮怀激烈;《朱鹮》中美丽珍禽去而复归,呼唤守望家园的人文情怀;《朱自清》中知识分子刚毅不屈、正直爱国的文人风骨 ……,通过无声的肢体语言,这些舞剧把故事讲得直指人心,引发观众强烈艺术共鸣。

而从叙事视角到舞台包装,多部舞剧都富有当代美学气质,也观照到中国舞蹈的最新探索。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介绍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音乐、舞美和服装独具文化符号的审美,呈现出电影级质感,达到了全新的审美高度;《朱鹮》融合西方古典芭蕾舞的优雅华丽与中国传统舞的婉约灵动,以东方意韵为灵魂、以国际面貌为标准,彰显了创作者的人文情怀;而扬州市歌舞剧院的《朱自清》则以生动化、生活化的舞蹈艺术展现了《背影》《荷塘月色》等经典美文,把散文之美和舞蹈之美融合起来展示人物命运,该院院长秦如峰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

这次展演也让一些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舞剧走出本土,其中《石榴花开》《骑兵》融合传统文化的独特舞蹈语汇,也是特别值得细读的亮点。前者既有民族舞蹈的特质,又有中华舞蹈的气势,独舞、双人舞、群舞的演绎不局限于传统,又创新了许多舞蹈动作,内蒙古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莉说:该剧力图将民族性和戏剧性、交响乐与民族音乐有机融合,展示内蒙古人民骑兵的忠臣勇义的家国情怀和精神风貌,展示内蒙古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集体选择。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艺术总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编导金明也用“真实而接地气”来形容《石榴花开》,舞剧编排中以独特的花鼓灯舞蹈,向世人展示了非遗花鼓灯的艺术魅力。

                           文广演艺产业链升级打造标杆舞剧季

为了让五台舞剧精品走近更多观众,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计划把演出季通过巡演方式推向全国20多个城市,使其成为献礼建党百年的一场流动文化盛宴。从创作生产、传播推广到市场运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此前已在舞蹈产业链的打造上布局和深耕多年。旗下上海歌舞团多年来在创作上成绩斐然——除了此次演出的两部舞剧,《霸王别姬》《野斑马》等众多原创精品也是屡屡获奖、享誉世界舞台;集团目前还运营国内唯一舞蹈专属剧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每年定期举行全球顶尖水准的舞蹈演出和国际国内大型舞蹈赛事 ;“荷花奖”舞剧评奖活动多次在国际舞蹈中心成功落地,扩大了“荷花奖”的影响力;此外在产业化运营方面,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还充分整合内部生产力,和上海歌舞团联合发起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20巡演,通过产创融合促进文企双赢共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不仅通过举办评奖实现了优秀舞剧在上海首演,进一步彰显亚洲演艺之都建设“码头”效应,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还要通过打造平台帮助这些舞剧从上海走向全国。今年结合产业链升级,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加大“荷花奖”和本土原创舞剧的挖掘力度。通过最大化整合内容、剧场、平台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以品质标杆为目标对接市场和观众,同步促进当下国内演出舞台的内循环。

舞剧季将改变以往舞剧在一城演1-2场的节奏,按照百老汇的音乐剧运营模式以周为单位在一城短暂“驻演”,这将大大提高演出效率产生最佳效益。最新出炉的数据就显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9年走过19个城市共计上演51场;2020年以音乐剧模式巡演后,5个月来走进全国20城上演84场。

从一剧到一个舞剧季,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将与上海歌舞团、内蒙古艺术剧院、扬州市歌舞剧院、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等继续产创联动的更多探索,进一步加大产业化步伐,提升整体产业链条的辐射力,最大程度挖掘出这些舞剧作品的市场价值。“今后,当代精品舞剧演出季将定期举办。相信标杆的竖立,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汇聚而来,演出季将会成为一个展现舞剧成就和最高水准的文化盛宴,一个全国舞蹈界交流切磋的行业盛会。”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说,“优秀舞剧从上海走向全国,也相信市场化运营将进一步放大上海全国舞剧市场引领地位,带动更多原创作品问世。”